“八小时工作制”为何会名存实亡?
2023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,一个话题在各大平台引起了激烈的讨论。全国委员蒋胜男提出:部分企业“996”工作制成为常态,建议对企业事业单位八小时工作制执行情况加强监督,充分保障劳动者休息的权利。建议确实是好建议,但能够得到落实吗?想必大家心里都打个大大的问号。八小时工作制虽然是一项法律规定,但是在许多地方已经形同虚设,名存实亡。996,5+2,白加黑,就是当下作息时间的生动写照。
按照新版《劳动法》规定,劳动者是享有各项法定权利。但现实却是,仍然有很多企事业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社保,医保以及公积金,或者没有按法律规定的标准缴纳;超时加班,没有加班费,没有年休假等等。
委员建议:“加强对八小时工作制进行监管”。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是我想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,主要有三方面的障碍:
一、劳动者自己对于加班“996”也很矛盾。
现在的加班大多不是单位强制的,而是员工自己“主动自愿”的。因为他们必须完成单位布置给自己的任务,而这些任务在八小时之内往往很难做完,所以只好加班延点。另外有的人想要工作出成绩、想要得到职位提升,就有很多的人“内卷”太严重。你不愿意干九个小时,你不愿意“996”,但是却有一大堆想要干的人。这也就说明劳动者自己对于加工也很矛盾。
二、不加班,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“生存”?
企业要想盈利,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,就需要有更多的钱来投入研发,有新产品才有竞争力,有竞争力企业才能生存,但是企业不“996”能盈利吗?能在严酷的竞争中活下来吗?能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吗?这些想实现可能都很难。另外就是现在八小时以外的工作有很大的隐蔽性,不容易监控。比如有一些员工在单位做了八小时后,把没完成的活带到家里继续干,或者礼拜六礼拜天在家里继续加班,因为工作场所的改变,这都为监管带来困难。回家不谈工作也成了现代人的一种心灵“奢求”
三、不加班不“996”何以应对“末尾淘汰制”
现在很多企业都执行“关键绩效考核”,完不成任务,完不成指标就会被淘汰。“末尾淘汰制”让现在许多员工由于害怕丢掉工作,或者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晋升,心甘情愿的主动加班延点,宁愿牺牲自己的权益,也不愿意抵制违反八小时工作制的做法,因为在他们看来,在领导面前加班延点,也是他们工作态度的一种体现。另外就是现在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,房贷、车贷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哪一样不需要有更多的经济基础来支撑。
为什么有人对劳动法这么漠视?说到底还是对违反劳动法后受到的处罚力度太轻,违法成本太低所致,导致劳动法没有法律法规应有的威严!